越大不一定越好

是什么导致隔夜拆借市场在9月份出人意料地陷入停滞?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可能是这场危机的核心。

摩根大通是美国最大的银行,拥有约1.49万亿美元的资产在存款.它是在隔夜货币市场提供大量贷款的大银行之一。

但这家大型银行似乎在今年1月至9月期间大肆回购股票。

多年来,美联储人为压低利率,使得旨在提振股价的股票回购得以实施。事实上,公司一直是股票的最大买家,这对目前已经超过10年的牛市负有重要责任。

据美国证交会称,自2013年以来,摩根大通已在回购上花费了约770亿美元。但因此,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在最近的回购狂潮中用于回购的资金,无法在回购市场上贷出。

这一信息来自该银行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年度文件华尔街游行博客):

2019年,根据回购协议提供的现金来自更高的存款和贷款或出售的证券,部分被长期借款的净支付抵消了……现金被用于回购普通股以及普通股和优先股的现金股息。

资金的转移可能导致了流动性紧缩,这迫使美联储不得不进行干预以弥补差额。

这是如何华尔街游行总结如下:

如果摩根大通没有花费770亿美元通过股票回购来支撑其股价,它将有770亿美元现金用于贷款给企业和消费者——这是其商业银行的实际工作。再加上华尔街其他大型银行用数百亿美元回购自己的股票,华尔街的流动性危机迫使美联储每周投入数千亿美元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很清楚了。

但今年上半年,摩根大通实际上已经从美联储提取了1580亿美元的流动准备金。我的朋友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出这么一大笔钱华尔街游行指出。这必然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

当然,摩根大通是华尔街“大到不能倒”的银行之一。它是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拥有1.6万亿美元的存款。

但不只是摩根大通。

这只是一个被操纵的有利于华尔街的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被认为太大而不能倒。这是一个腐败和乱伦的系统,充满了不正当的动机和利益冲突。这里有一个例子……

华尔街82%的银行分析师最近给予花旗集团股票“买入”评级。你没有从CNBC或福克斯商业新闻上听到的是,他们工作的主要银行——如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瑞银和美国银行——有强烈的动机推荐花旗集团。

这是因为所有的大银行都是通过衍生品相互关联的。一家银行的疲软可能会蔓延到其他银行。所以这根本不是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它倾向于大银行。

但正如一位观察人士所问的那样,“为什么任何华尔街银行都被允许对股票提出研究建议,然后交易这些股票呢?”

这是一个由局内人为局内人设计的腐败系统。我应该知道,因为我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我在世界四大银行工作了15年,直到我终于受够了,离开了。我工作过的四家银行中的两家,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注定要倒闭。

这是因为他们自己过度杠杆化,承担了太多的债务,押注于高风险的信贷工具。这些信用工具包括次级贷款、信用衍生品和华尔街版的债务自助餐被称为债务抵押债券。

世界主要央行以创纪录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如今,大银行的规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金融体系中的债务规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自金融危机以来,没有实质性的改革,只是一些表面上的举措,被当作重大改革。大银行总是走在监管机构的前面。

我的研究我的书《共谋:中央银行家如何操纵世界揭示了中央银行家和大型金融机构在过去十年是如何合作操纵全球市场的。

主要央行给了自己一张空白支票,用来复活有问题的银行;购买政府债券、抵押债券和公司债券;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日本和瑞士——还会购买股票。

他们不必向公众解释这些资金的去向或原因。相反,他们的政策助长了资产泡沫,同时在帮助实体经济的幌子下纵容了私人银行和企业。

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盛行的零利率和购买债券的央行政策是一种协调行动的一部分,这种行动掩盖了这些大国和私人银行潜在的金融不稳定。

它反过来又制造了资产泡沫,下一次可能会爆发成更大的危机。

世界的债务堆积在一个记录246.5万亿美元。这是全球GDP的三倍。这意味着,每增长1美元,世界就要借3美元。

当然,巨额债务对支撑实体经济的作用微乎其微。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现在也承认,全球央行为了避免眼前的经济风险而降低利率的政策,使情况变得更糟。

他们的行动导致了“令人担忧”的低信用质量债务水平,并加剧了金融不稳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如果再次发生全球经济衰退,主要经济体40%的公司债务可能“处于风险”,其债务水平高于2008-09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巨额债务基本上是下一场金融大火的引火物。我们只是在等火柴把它点燃。

因此,今天我们正站在一场危险的金融大火的边缘——我们还不知道距离有多近。大型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仍然存在,只是由于额外的债务,它们现在的风险甚至比2007-08年更大。

这是不可持续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央行不会试图通过实施货币宽松政策来保持这种势头。

它可能会起作用一段时间,直到失效。

问候,

无关王子
每日清算

每日清算